西方国家大为震惊,尴尬的一幕即将上演
新西兰对中国的信任不是突然发生改变的,而是多年沉淀下来的。
近年来,新西兰曾在"五眼联盟"压力下摇摆,甚至讨论加入"奥库斯"协议。但现实的耳光最响亮,当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时,新西兰农民的乳制品、果农的奇异果,唯有中国市场能托底。正如佳沛奇异果通过标准化生产和长期战略,在中国年销43亿元人民币,这种"慢养"模式,正是中新合作韧性的缩影。
而且,近来美国还在上演荒诞的一幕。特朗普政府宣称要对150多个国家加征10%-15%关税,对20多个国家加征20%-50%关税,甚至威胁对日本汽车征收25%关税。这种"全球树敌"的做法,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直言是"重大负面冲击",可能导致全球GDP损失7%。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农业的困境。当中国转向南美采购大豆、欧洲进口牛肉时,美国农民的拖拉机销量下滑,化肥价格飙升,农业部报告甚至被迫删除关税影响分析。更滑稽的是,美国政府一边对盟友加税,一边哀求印尼、越南签署"城下之盟",却换来19%、20%的高税率。这种"朋友圈拉黑"的操作,让《纽约时报》都忍不住吐槽:"美国公司陷入瘫痪般的不确定性"。
当美国沉迷于"关税游戏"时,越来越多国家选择用合作重构规则,"向东看"已然成为全球共振。[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