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封喉剑:中国如何以战略矿产逼退美国大棒

时间:1753021836
来源:

距离日内瓦达成的90天关税“停火期”结束,仅剩不到一个月。华盛顿的会议室内,谈判代表们昼夜不眠;全球资本市场的神经,正被无形之手反复拨弄。贸易战阴云重聚,这场关乎世界经济格局的大博弈,正进入最微妙的时刻。

稀土封喉剑:中国如何以战略矿产逼退美国大棒

特朗普时代挥舞的关税大棒,曾如疾风骤雨般砸向数千亿美元的中国商品。然而数年交锋,美国政客终于尝到苦果——通胀如野火燎原,供应链断裂的剧痛深入骨髓,昔日盟友也因连带损伤而怨声载道。贸易战这柄双刃剑,已深深割伤了执剑者的手。

当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罕见说出“中国有我们想要的东西”时,华盛顿精心构筑的“绝对优势”神话轰然倒塌。

全球17种关键稀土元素,15种命脉被中国牢牢掌控。从战机发动机到精确制导武器,从隐形涂料到雷达核心,稀土的影子无处不在。一架F-35战机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更需高达4.2吨。中国对全球稀土加工产能高达90%的掌控力,等同于扼住了尖端军工的咽喉。

美国芒廷帕斯矿虽在运转,其矿石却不得不远渡重洋送至中国提炼——本土缺乏成熟分离技术,如同手握金矿却无炼金术。五角大楼报告直言:“单一供应链风险已触及国家安全红线。”当中国调整稀土出口配额时,洛马公司生产线上价值连城的F-35部件,瞬间沦为昂贵的金属废料。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