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赫塔尔斯克基地:伊朗“沙希德”无人机储存仓库,承担俄军对乌后方80%远程打击任务。
双目标摧毁,等同斩断俄军“信息链”与“打击链”。[page]
第三章 技术革命:无人机定义新战法
防空型FPV:颠覆空战逻辑的“苍蝇杀手”
7月31日,乌军首次公布FPV无人机击落俄军“猎户座”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视频。造价500美元的改装机,以“自杀式撞击”摧毁价值50万美元的高空装备,开创“低打高”新范式。这种“遥控器拦截术”使俄军昂贵空中力量被迫龟缩。
星链+抗干扰模块:北约的“无形参战”
乌军无人机搭载土耳其ASELFLIR光电系统、美国M码抗干扰GPS模块,结合北约低轨卫星实时定位,实现奔萨军工设施毫米级精度打击。俄方在联合国展示的残骸证据,直指西方技术输血实质构成“战场代差”。
第四章 战略破局:从边境袭扰到腹地斩首
地理禁区瓦解:500公里纵深突击
此前乌军袭击集中于别尔哥罗德等边境州,此次却深入梁赞(距莫斯科180公里)、萨马拉(伏尔加河核心)、列宁格勒州(普京视察当日)三大地缘禁区。尤其迪亚吉尔沃机场遇袭——该基地部署图-95战略轰炸机,曾是核威慑象征——彻底粉碎俄本土“安全区”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