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掐不住美国?中国一笑置之,白宫自抽耳光!

时间:1762008039
来源:

中国之所以未全面收紧,不是不能,而是不为——这是战略定力,而非战略软弱。

不妨回顾历史:

2010年钓鱼岛争端时,日本曾误判“中国不敢动用稀土反制”,结果中国暂停对日稀土出口,日本汽车、电子产业瞬间陷入混乱,最后时任首相菅直人连夜派特使求和。

今天的美国,比当年的日本更有韧性吗?

看看F-35战机因稀土短缺停飞的新闻,再看看特斯拉上海工厂的产能占比,答案不言自明。

中国始终秉持“不惹事,也不怕事”的原则。

若美国继续在芯片、台海、南海等问题上玩火,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关键领域按下暂停键。到那时,贝森特恐怕连“12个月”的缓冲期都争取不到——美国的盟友会率先倒戈,毕竟谁都不会为了白宫的面子,赔上本国经济的里子。

四、抽血盟友?请美国专心“内卷”,别耽误中国发展

贝森特在演讲中暗示“中国商品涌向盟国市场”,试图挑拨中国与欧盟、日韩的关系。

但这种陈词滥调,早已被现实打脸。

中国与欧洲的经贸关系,早已从“买卖对手”升级为“供应链伙伴”。德国大众宣布投资30亿欧元扩建合肥工厂,空客在天津设立第二条生产线,巴斯夫在湛江砸下百亿欧元建化工基地——这些欧洲巨头用真金白银投票,证明了中国市场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