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钢铁到盟友的全面压榨 ,澳大利亚也不是第一个被美国“背刺”的盟友。
2025年2月,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并终止与欧盟、日本等国的豁免协议。这一政策直接冲击全球供应链,加拿大钢铁出口暴跌40%,德国汽车制造业损失超50亿欧元。
在“美国优先”的逻辑下,盟友不过是砧板上的鱼肉。特朗普政府甚至提出,要对韩国、日本等国的半导体、汽车加征“对等关税”。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本质上是美国产业空心化的必然结果——当制造业回流无望,只能通过关税转嫁矛盾。
澳大利亚的遭遇,不过是美国“全球收割术”的缩影。正如德国总理朔尔茨所言:“贸易战最终只会以牺牲双方的繁荣为代价。”但华盛顿显然对此充耳不闻。
说在最后,美国对钢铁和铝的关税,撕开了“奥库斯”协议的虚伪面纱。这场始于2021年的“战略豪赌”,最终变成了澳大利亚的“战略绞索”。3680亿澳元的代价,换来的是战略自主性的丧失、经济的大出血和外交的孤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