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楼兵推显示,现有宙斯盾系统对这类目标的拦截成功率不足17%。
三、地缘政治的链式反应
沙特王室上周秘密批准"图瓦伊克"核计划绝非偶然。当"彩虹基地"的离心机转速突破10万转/分钟时,中东核竞赛已进入读秒阶段。据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模拟,若伊朗完成核武装,埃及、土耳其将在18个月内启动铀浓缩。
以色列总理办公室流出的"参孙选项"显示,其F-35I机队挂载的SPICE-2000精确制导炸弹,可对伊朗境内27处核设施实施"外科手术式打击"。但德黑兰在亚兹德沙漠建设的移动式离心机列车,使关键核资产生存概率提升至83%。[page]
四、铀浓缩背后的认知战场
回望2007年4月,内贾德宣布铀浓缩进入"工业规模"时,西方世界将其视为虚张声势。如今革命卫队核子部队司令萨拉米的"三位一体"核威慑宣言,已获得技术层面的支撑:纳坦兹基地的钚反应堆年产6公斤武器级钚,结合库姆地下工厂的铀库存,足以在12个月内组装15枚核弹头。
但笔者必须指出认知战场的吊诡之处:伊朗在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周边部署的俄制"汽车场"电子战系统,成功制造出"铀浓缩进程停滞"的假象。直到法国卫星发现卡拉季地区的核燃料运输车队热信号,西方才惊觉其核材料储备已超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