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乌军防线崩溃倒计时:无人机时代的“降维打击”
当前战局对乌军极为不利:
空中劣势:俄军已掌握“无人机-导弹-电子战”三位一体打击体系。以此次273架无人机袭击为例,俄军首先用“海鹰-10”电子战无人机瘫痪乌军雷达,再以“天竺葵”低空突防,最终由“伊斯坎德尔”导弹补射关键目标。
士气崩盘:马里诺失守后,乌军第93机械化旅士兵在社交媒体抱怨“每人仅配发5枚反坦克火箭,却要面对俄军装甲集群”。
外援迟滞:美国600亿美元援助法案仍在国会扯皮,德国“金牛座”导弹交付一拖再拖,而俄军已针对西方坦克弱点开发新型攻顶弹药。
笔者预判:若俄军在夏秋攻势中夺取苏梅或哈尔科夫任一城市,乌东防线将发生链式崩溃。届时,基辅政权或被迫接受“朝鲜半岛式停战”——以第聂伯河为界,东西分治。
结语:无人机的翅膀与和平的泡沫
当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铃声响起时,基辅的废墟仍在冒烟。这场无人机群与政治博弈交织的战争,终将证明一个残酷真理: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更得不到。看官若问“和平何时降临”,不妨先看俄军的工厂流水线何时停转,抑或西方的弹药库何时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