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关键战役:九日崩盘的军工神话
2025年4月7日注定载入地缘政治史册。中国宣布对美实施"定向稀土禁运"后,洛马公司股价72小时内蒸发230亿美元,通用动力被迫暂停俄亥俄州坦克工厂,雷神导弹生产线出现20年来首次全面停工。五角大楼紧急测算显示:美军现有精确制导弹药库存仅够支撑高强度作战19天,而重建稀土供应链至少需要54个月。
这场"静默式歼灭战"的背后,是中国二十年磨一剑的精密布局。从2010年稀土出口配额制度埋下伏笔,到2023年《反外国制裁法》构筑法律武器库,再到通过RCEP实现东盟稀土精炼产业整合,北京的战略耐心在第九天迎来核爆时刻——美军参联会主席米利上将致电中国防长时的开场白竟是:"我们需要谈谈供应链安全问题。"[page]
(三)全球震荡:霸权体系的骨牌效应
当白宫幕僚在战情室反复播放中国反制措施的PPT时,更恐怖的连锁反应正在发酵。日本三菱重工突然暂停向美国交付F-35组件,韩国三星电子宣布"遵守中国出口管制规定",就连澳大利亚莱纳斯矿业也悄悄将稀土精矿运输目的地改为湛江港。这种盟友体系的松动,暴露出美国霸权最脆弱的软肋:当中国手握60%的稀土加工产能和80%的永磁材料供应时,所谓"自由世界联盟"不过是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纸牌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