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讽刺的是,以色列政府高调宣传这封信,试图营造“军民鱼水情”的假象。但看官们细想,若真爱护孩子,为何要将他们卷入军事冲突?这种“双重面具”下,孩子不过是政治宣传的棋子。当以色列国内学校被粉饰为“安全屋”时,加沙的学校却成了轰炸目标——这才是赤裸裸的伪善。[page]
二、加沙的教室坟场:以军炸弹下的儿童屠杀
转身到加沙地带,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彻底撕碎了“守护孩子”的谎言。证据如山,显示以军频繁空袭联合国学校,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尤其是妇女和儿童。这些学校本应是庇护所,却沦为坟场。
2024年7月6日,努赛赖特难民营学校惨案:以军对一所联合国学校发动空袭,校内收容着7000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他们以为挂上联合国蓝旗就能保命。但炸弹落下,瞬间造成16人死亡、75人受伤。幸存者从瓦砾中扒出残缺的课本和儿童凉鞋,墙上血迹盖住了阿拉伯语字母表。以色列国防军事后“证实”空袭,却狡辩称哈马斯武装人员藏匿其中。
巴勒斯坦消息人士补充,以军向至少3处教室发射数枚导弹,空袭时教室内有大量无辜者被困,死亡人数达3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