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油阀握在伊朗手里:33公里海峡锁死美航母

时间:1752806999
来源:

不攻击保证:破解“极限施压”的死循环

特朗普时代制裁使伊朗石油出口锐减90%,但催生了更激进的60%浓缩铀。此次条件直指美国战略软肋——军事冒险主义终将反噬自身。

第四章 东大视角:能源安全暗战与新秩序萌芽

霍尔木兹风波中,东大展现出三重战略定力:

能源多极布局:加速俄罗斯油气管道、中亚电网建设,降低海峡依赖度;

外交平衡术:拒接美国“灭火请求”,坚持“解铃还须系铃人”原则;

金融防御工事: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为原油贸易铺设防塌方通道。

笔者洞见:当白宫焦头烂额求购“战略原油合作”时,东大早已跳出棋盘——新能源革命+多极能源网,才是终极破局之道。[page]

终章 悬崖博弈:谁的神经先断裂?

伊朗的底牌:哈梅内伊“战争是万战之母”的箴言,暗示封锁海峡是同归于尽的“殉教式反击”。但议会动议仍需最高国安会拍板

——此为战术留缝。

美国的底牌:五角大楼模拟推演显示,强行护航需投入4个航母战斗群,且无法防御水雷狼群。更致命的是:中国、印度等原油消费国绝不会替美国火中取栗。

历史将记住这一刻:当弱国握紧能源阀门,超级大国也不得不弯腰谈判。波斯人用霍尔木兹的惊涛骇浪宣告——21世纪的地缘博弈,早已不是航母群的时代。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