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得含蓄,但内核残酷无比。泽连斯基的政治生命,甚至物理生命,都已经不在基辅,而在华盛顿,在海湖庄园。他的“表现好”,指的就是能否心甘情愿地、高效地执行特朗普的“投降路线图”,并利用自己残存的威望,说服或者压服国内汹涌的民意,吞下这枚苦果。
如果他办到了,他或许还能在某个流亡政府里挂个名,或者在西方某个智库领份薪水,了此残生。如果他办不到,或者表现得稍有犹豫,那么“纳粹化”、“腐败”、“阻碍和平”的帽子会瞬间扣上来,西方媒体会立刻转向,他的政治生命会被立刻终结,甚至不排除有更“意外”的安排。这不是危言耸听,这是大国博弈中傀儡棋子标准的、最终的去处。
特朗普对诺贝尔奖势在必得,他需要一场“胜利”。而这场“胜利”,需要泽连斯基的“配合”——配合着把自己和国家一起献上祭坛。
那么,欧洲呢?泽连斯基还喊着要和欧洲领导人谈,要形成“合力”。这更是缘木求鱼。法德等国早已疲态尽显,内部分歧严重。被美国绑架着制裁俄罗斯,自身能源危机、通胀高企,苦不堪言。他们内心巴不得战争早点结束,哪怕是一个屈辱的和平。他们可能会对泽连斯基表达一些口头上的同情,但绝不会为了乌克兰去硬顶特朗普可能回归的新美国政策。欧洲的“合力”,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面前,不堪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