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尔维亚阅兵,拿出压箱底重武,威慑潜在对手

时间:1758509724
来源:

(四)

西方的反应堪称滑稽。

美国驻塞尔维亚大使称此举“破坏地区稳定”,却绝口不提自己在科索沃部署的“海马斯”系统;德国《明镜周刊》抨击火箭系统“技术来源可疑”,仿佛忘了克劳斯-玛菲·威格曼的坦克正趴在乌克兰原野上燃烧。

笔者早年在分析中东战场时就总结过:霸权主义者对弱者拥有重武器的恐惧,远胜于对战争的反思。塞尔维亚人不过是用钢铁复述了毛泽东的那句名言——“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只不过这次,斗争的工具是射程300公里的精确制导火箭弹。

(五)

对东大的启示?

塞尔维亚的军工自主化道路,恰是“中等强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典范:优先突破关键领域(远程火力),整合友好国家技术资源(东大电子系统+本国机械制造),用实战需求倒逼研发(科索沃地形适配)。

看官们不妨回忆:2024年东大外贸版“神鹰”火箭系统在中东战场大放异彩时,西方媒体何尝不是一边贬低一边偷偷拆解研究?武器从来是政治的延续,而政治的本质,永远是谁的拳头更硬谁说话响亮。[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