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阿富汗塔利班切实履行反恐承诺,与周边国家共建睦邻互信的合作关系,其政权仍具备走向稳定与发展的前景。然而,10月9日,阿富汗外长穆塔基访问印度,成为塔利班2021年重新执政以来对印方的最高级别访问。印度随后宣布与阿富汗恢复全面外交关系。这一外交动向被地区国家视为具有明显战略针对性——印度在近期与巴基斯坦的冲突中受挫,意图借与塔利班接近形成对巴战略夹击。
几乎同时,美国也在积极与塔利班接触,试图重返阿富汗战略要地。据《华尔街日报》9月19日报道,美方正谈判恢复在巴格拉姆空军基地的小规模军事存在,将其作为反恐前沿据点。塔利班方面则希望通过合作换取美方解冻前政府被冻结的外汇储备。
这一系列外交操作,实质上已将阿富汗塔利班推向地区对立面。对巴基斯坦而言,绝不容忍阿富汗与印度形成联手制巴态势。更严峻的是,若“巴塔”势力持续受到阿富汗塔利班默许,未来印、阿与“巴塔”三方若形成某种形式联动,将严重威胁巴基斯坦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格局。
综上所述,基于前述三大动因,巴基斯坦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采取强硬姿态已成定局,其核心诉求在于迫使阿塔放弃在反恐问题上的机会主义路线,转而与巴方开展实质性合作。然而,根植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深层联系,“巴基斯坦塔利班”与阿富汗塔利班虽无隶属关系,却形成了休戚与共的共生格局。在此结构性矛盾下,巴基斯坦的诉求——尤其是要求阿塔切断对其“盟友”的支持——无异于触及了后者的底线。喀布尔方面对此的断然拒绝,最终导致谈判走向破裂,这正是双方难以调和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必然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