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荒诞的是,这套19世纪做派竟披着"国家安全"的迷彩外衣。白宫宣称格陵兰岛关乎北极战略,却对岛上87%反对吞并的民调视而不见;强调巴拿马运河的"历史权益",却忘记1999年主权移交时美国的庄严承诺。这种"强权即真理"的逻辑,连《卫报》都看不下去:"当美国批评别国破坏国际规则时,自己正在用推土机碾碎战后秩序的地基"。
二、关税侠的"经济核武":将全球化变成角斗场
如果说领土野心还披着战略外衣,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则彻底撕下了自由贸易的面具。这个自诩"关税侠"的总统,把WTO规则手册当厕纸,将全球经济当作私人赌场——上任百日狂掷43项关税令,连南极科考站的企鹅都没能幸免。当欧盟、加拿大等传统盟友的报复性关税清单堆满白宫办公桌时,人们才惊觉:美国优先的真实含义,是把盟友当ATM机。
这种"无差别攻击"的贸易战,暴露出特朗普团队对现代经济的基本认知错误。他们以为加征关税就像游戏里点科技树,数值调高就能自动获胜。殊不知全球供应链早如精密钟表环环相扣,白宫每砸下一锤,飞溅的齿轮碎片就会割伤美国企业的动脉。《金融时报》沃尔夫的警告正在应验:当特斯拉上海工厂因零件断供停工,当中西部农场主的破产率突破08年金融危机水平,"美国衰退"已从预言变成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