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州绞肉机终章:普京的棋局如何改写欧亚大陆

时间:1745812300
来源:

神话三:民主阵营铁板论

特朗普怒斥泽连斯基“该先办大选再要军援”的录音曝光后,美德法三国在G7会议上的互撕堪比菜市场。拜登政府悄悄将援乌优先级降到中东与亚太之后,气得乌克兰外长当众摔了马克龙赠送的葡萄酒。[page]

四、地缘政治的十字路口:从军事摊牌到政治终局的四重猜想

3月15日,当最后一批乌军战俘蹒跚走过苏贾检查站时,克里姆林宫已备好四套剧本:

剧本一:扩大缓冲区施压基辅

俄军或在夏季前完全控制苏梅-哈尔科夫交通网,届时乌东集团军的补给线将彻底暴露在俄战术导弹射程内。

剧本二:以战迫和锁定胜局

普京放风“可接受现状停火”,实则要求乌方承认卢甘斯克等四州事实独立。泽连斯基若拒绝,俄军可能剑指第聂伯河。

剧本三:引爆乌政权更迭

军方与总统府的矛盾已公开化。有消息称乌军总参谋部正秘密接触俄方,条件是用泽连斯基下台换取停火。

剧本四:北约东翼的连锁崩塌

芬兰总统突然宣布“愿斡旋无条件停火”,折射出北欧国家安全焦虑。若俄在苏梅建立永久基地,波罗的海三国或将重审“反俄包围网”政策。[page]

五、血色黎明前的终极思考

站在2025年春的十字路口回望,库尔斯克战役最深刻的影响,是彻底打破了“代理人战争”的幻想滤镜。当俄军用朝鲜炮弹、印度芯片、伊朗无人机和土耳其微电子打赢战役时,所谓“国际秩序”早已进入多极重构的深水区。

对看官而言,这场战役最值得铭记的或许不是战场得失,而是某位乌军战俘的泣血之问:“我们的海马斯在拦截俄军导弹,华盛顿的政客却在拦截援助法案——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