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铁憨憨”到“空中死神”:苏-34的战场蜕变
俄乌冲突初期,苏-34的亮相堪称灾难——超低空突防、铁炸弹洗地的战术,让这款造价高达3.4亿人民币的“空中堡垒”沦为乌克兰防空系统的活靶子。仅2022年上半年,就有至少19架苏-34被击落,连俄媒都哀叹:“苏-34的坟场在乌克兰上空。”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俄军痛定思痛,全面改用滑翔制导炸弹和防区外打击武器。苏-34挂载的Kh-38M激光制导导弹射程达40公里,而整合“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射程2000公里、速度10马赫)后,苏-34甚至能化身“准战略轰炸机”。这一转变立竿见影:2024年苏-34战损率骤降70%,乌军前线指挥官直言:“每当听到苏-34的引擎声,士兵们就知道地狱要来了。”
数据说话:一架苏-34单次出击可携带8吨弹药,相当于3辆T-90坦克的火力总和。其4500公里的航程覆盖整个黑海-东欧战区,若经伊尔-78加油机补给,作战半径直逼7000公里——这正是普京敢说“苏-34是俄军的空气”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