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华盛顿尴尬的是,其引以为傲的“经济工具箱”正在生锈。4月28日,国际评级机构将美国港口展望下调至负面,直接打脸拜登的“供应链重组”计划。反观中国,仅欣旺达动力在匈基地就布局了20GWh电池产能,足以武装50万辆电动车。这种“以实击虚”的战术,让美国的关税大棒成了砸自己脚的哑铃。
四、欧尔班的三重战略布局:如何在东西方夹缝中玩转“骑墙术”?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的操作堪称小国博弈教科书。一方面高调宣布筹备与特朗普签署经济协议,声称要“平衡中美投资”;另一方面却在中国-中东欧博览会上狂签35个合作协议,把人工智能、核能技术等战略领域向中资敞开。这种“鸡蛋分篮”策略的背后,是对美国实力的清醒认知:即便特朗普胜选,美企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复制中国在电动汽车、光伏等赛道的产业集群优势。
更重要的是,匈牙利摸准了中美博弈的“战略窗口期”。当美国深陷大选乱局、欧盟陷于“绿色协议”内耗时,中国却以“新质生产力”为推手,在匈牙利打造出欧洲最大电动车生产基地。欧尔班政府甚至未雨绸缪——在美国威胁对华加征60%关税之际,提前将中匈关系升级为“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等于是给匈牙利经济上了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