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空网破袭:部署在青森、群山等地的AN/TPY-2雷达和"萨德"系统被重点标注,这些价值23亿美元的反导利器,在Kh-101巡航导弹的饱和攻击下存活率不足15%。
能源命脉爆破:东海油气田输油管道、蔚山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等设施,将遭遇图-160战略轰炸机的"死亡俯冲"。一旦得手,日韩工业心脏将在72小时内停跳。
俄军参谋部的沙盘推演显示:只需摧毁清单上60%目标,即可令日韩军事响应能力下降83%,为西线战场赢得至少45天战略窗口期。这种"东线破局、西线决胜"的布局,恰似1941年关东军特别大演习的现代翻版——只不过这次,北极熊把刺刀抵在了旭日旗的咽喉。[page]
三、地缘死局:俄罗斯的"双头鹰困境"
克里姆林宫剑指东亚的背后,是北约东扩挤压下的绝地求生。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北约侦察机在波罗的海的巡逻强度激增400%,而日本自卫队与北约网络防御中心的深度勾连,更让莫斯科嗅到"东西合围"的死亡气息。
俄远东军区仅占全军15%的兵力,却要防御从楚科奇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4600公里边境线。这种"橡皮筋战略"的脆弱性,在2024年美韩"鹞鹰"军演中暴露无遗——当时俄军监测到驻日美军F-35A仅需47分钟即可突袭南千岛群岛。正如莫斯科大学伊万诺夫教授所言:"当熊被逼到墙角时,它会选择先咬断最近那条猎犬的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