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鏖战三年,苏-34为何成为俄军“氧气瓶”?

时间:1745938965
来源:

五、结语:钢铁洪流中的生存法则

站在2025年回望,苏-34的逆袭恰似俄罗斯军事哲学的缩影——用粗暴的实用主义对抗精密的技术霸权。它没有F-35的科幻外形,也没有歼-16的电子战优势,但当“匕首”导弹撕开基辅的夜空时,世界再次想起克劳塞维茨的名言:“战争是强迫敌人服从意志的暴力行为。”

或许正如苏-34飞行员在座舱里刻下的那句话:“我们飞得低,但炸弹从不撒谎。”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