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铁或提前装备歼35,印度嘴硬,但身体很诚实

时间:1748012923
来源:

体系化作战能力不足:缺乏类似巴方"ZDK-03预警机+歼-10C+红旗-9防空系统"的数据链协同,导致战场感知与指挥效率低下。

阵风换装国产导弹的局限性

印度计划用国产"阿斯特拉"MK1导弹(射程80公里)替换"米卡",但其技术缺陷明显:

MK1阶段仅能实现80公里射程,需至MK3阶段(预计2050年后)才可能达到150公里,短期内无法抗衡PL-15。

导弹制导系统依赖进口部件,抗干扰能力弱,实战效能存疑。

苏-30MKI升级AESA雷达的局限性

印度为260架苏-30MKI换装"Virupaksha"有源相控阵雷达(GaN技术),宣称可探测隐身目标,但实际效果有限:

探测能力对比:该雷达探测距离约240公里,仍落后于歼-16的雷达(200公里探测距离+高速数据链),且对隐身目标的识别精度不足。

体系化短板:缺乏配套的电子战能力(如类似歼-16D的干扰系统),升级后的苏-30MKI仍易被歼-35在超视距外锁定。

三、中印五代机研发的代际差距

印度AMCA项目的困境

印度自研的"先进中型战斗机"(AMCA)面临多重瓶颈:

进度滞后:2008年立项至今未完成原型机,量产时间从2030年推迟至2036年,预计落后中国六代机首飞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