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业数据来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据欧盟一份报告,2015 - 2023年期间,中国对欧盟医疗器械出口激增超100%,同时近年来中国在医疗器械贸易逆差大幅缩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向欧盟医疗器械进口额为1010亿元,出口额为649亿元,存在361亿元的贸易逆差。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对欧洲的出口贸易额为765.15亿元,进口额为1047.85亿元,贸易逆差为282.7亿元。
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近些年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等方面不断进步,贸易逆差不断缩小,欧盟内部一些传统医疗器械企业,在面对快速崛起的中国同行竞争时,感到了巨大压力,于是推动欧盟委员会出台这样的歧视性政策,试图通过行政手段,将中国企业挤出欧盟公共采购市场,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
在此之前,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达了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善解决分歧的意愿。然而,欧盟却不顾中方释放的善意和诚意,坚持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起新的保护主义壁垒。于是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措施来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欧盟一向标榜“公平竞争”与“市场开放”,此次针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限制,对中方的善意置若罔闻,将其虚伪的面目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