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右翼团体“自由大学”7月22日公开侮辱中国驻韩使节事件,这绝非偶发事件,而是有针对性的策划。根据占豪对美国通过NGO组织干涉他国内政的手段,该组织的行为模式确实显示出高度组织性:一则是时间选择上,在李在明政府尚未完全掌控局势的过渡阶段,很显然这是一次对李在明政府的测试;二则是地点则在中国大使馆附近、中国游客占比高的地区;三则口号统一编排为“中国干涉选举”“驱逐中华影响”等。很显然,这是一种有组织、有资金、有剧本,目的是混淆视听的“认知战”。他们这么干有两层目的:一则是以韩国的民族主义来对冲尹锡悦下台对所在政党与政治势力的影响;二则是想把韩国内部政治矛盾转至外部矛盾;三则是想进一步扮演美国遏华的角色,从而政治上获得美国更大的支持。
针对韩国部分亲美反华势力的污蔑,中国驻韩使领馆多次进行了反驳,明确指出所谓“中国干涉选举”的指控是“蓄意捏造”,并呼吁韩方依法处理相关事件。但是,此前韩国司法系统对这类涉外暴力是相对沉默的,很显然这是有政治势力在操弄,直至8月12日李在明在国务会议上批评“仇恨示威破坏国家形象”后,警方才依据《刑法》第108条对涉事团体立案调查。这种选择性执法暴露深层政治博弈:前总统尹锡悦支持者试图通过反华议题搅乱政局,为深陷弹劾案的尹锡悦集团争取喘息空间的做法,其后果其实非常严重。一则,这会激发中国人民对韩国的不满情绪,这对韩国政治上的巨大的伤害;二则,这会影响中韩合作的突破产生严重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