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按钮下的豪赌:南亚核阴云下的生存权绞杀战

时间:1746167924
来源:

四、莫迪的选举赌局:强人政治与民粹主义的死亡螺旋

撕开军事威慑的华丽外袍,这场危机的本质是莫迪的“政治续命术”。2024年印度大选在即,其经济答卷堪称灾难:GDP增速跌破4%、失业率23.1%、半导体自主化率不足1%。当“印度制造”沦为国际笑柄,莫迪急需用“对巴强硬”转移矛盾。斯坦福大学研究报告显示,其支持率每下降1%,印巴边境交火频率就上升17%。

这种“战争经济学”在印度史上屡试不爽。1962年尼赫鲁用对华强硬掩盖经济危机,结果一败涂地;1999年瓦杰帕伊借卡吉尔冲突扭转选情,成功连任。如今莫迪的赌注更大——他不仅要选票,更要塑造“新印度之父”的历史定位。但看官切记:当强人领袖把国家命运押注于战争轮盘,输掉的往往是整个文明。[page]

五、文明围剿:克什米尔为何沦为“仇恨实验室”

克什米尔的悲剧,是殖民主义遗产与现代地缘博弈的混合恶果。1947年英国殖民者草率划分的“拉德克利夫线”,让80万穆斯林与印度教徒在迁徙路上相互屠杀。今天的印控区,50万驻军镇压着1200万穆斯林,平均每平方公里部署8.7名士兵,比例远超伊拉克战争时期的费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