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东大的歼-35,在隐形涂层这条赛道上,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超车路线”。它站在了歼-20这位“前辈”的肩膀上。歼-20的成功已证明,东大在超材料隐身薄膜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这种技术路径的核心,是通过精心设计的表面微结构来操纵雷达波(散射、偏转),而非过度依赖像铁氧体那样易损耗的化学吸波涂层。 这使得其隐形效果更稳定,对环境(尤其是高盐高湿)的耐受性更强。 实际测试数据传来捷报:歼-35在模拟盐雾环境下,涂层保持完好,出勤率比预估还高出三成! 这背后,是东大科研人员对“实用至上”理念的坚持——隐形不是实验室里的花瓶,而是要在最严酷的战场环境中稳定可靠!
更让美军羡慕嫉妒恨的是,福建舰这位“海上新贵”,为歼-35量身打造了专用隐形涂层维护方舱。 看官们想想,这意味着维修效率将得到质的飞跃!再也不用像F-35C那样,望“舰”兴叹,苦等岸基的恒湿车间。这套体系化保障能力,是歼-35战力倍增的关键一环。[page]
三、 产能与后勤:体系较量的胜负手
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拼的是综合国力。在产能和后勤保障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东西方的差距正日益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