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致命的是美国的“双线操作”:一边公开宣称“支持乌克兰自卫”,另一边却通过沙特渠道向普京传递“顿巴斯可议”的暗号。当美国中情局突然切断与基辅的情报共享,泽连斯基不得不在社交媒体上演“支持特朗普和平方案”的尴尬戏码——这与其说是外交策略,不如说是弱者的求生本能。
四、马克龙的困兽之斗:从“战略自主”到“战略乞讨”
法国总统的遭遇堪称欧洲困境的缩影。2月他高调访美试图“教特朗普搞外交”,却连国务卿的面都没见上;3月他牵头提出“局部停火方案”,却被美俄默契地晾在一边。最讽刺的是,当马克龙呼吁“欧洲必须掌握命运”时,柏林和罗马的回应却是加快从乌克兰撤侨。
这种撕裂在军事领域尤为明显。法国外籍军团本计划向哈尔科夫方向部署医疗分队,却因德国拒绝开放领空而搁浅。一位法国将军痛心疾首:“我们连送个绷带都要看人脸色,还谈什么战略自主?”[page]
五、泽连斯基的觉醒与幻灭:欧洲不是救命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