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国按下援助暂停键,乌克兰总统突然发现欧洲的承诺如同第聂伯河上的薄冰:看似广阔,实则一触即碎。他曾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疾呼“欧洲要靠自己”,转头却发现连马克龙都开始讨论“战后俄欧关系正常化”。
更残酷的现实是经济绞索。英国提供的20亿英镑贷款年利率高达7%,且需用冻结的俄资产收益偿还——这等于是要乌克兰人拿自己的鲜血给伦敦金融城分红。难怪顿巴斯前线的乌军士兵自嘲:“我们同时在与俄罗斯的炮弹和欧洲的账单作战。”
六、新铁幕还是新秩序?欧洲站在历史十字路口
当下的局面暴露出冷战后最大的地缘政治悖论:欧洲既无法承受与美国割席的代价,又无力承担继续依附的后果。当特朗普威胁“北约过时论”时,欧盟连组建一支快速反应部队的共识都达不成;当俄罗斯导弹飞越罗马尼亚领空时,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竟需要白宫“二次确认”。
但危机中亦有一线光明。波兰突然宣布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4%,瑞典重启冷战时期的全民防御计划,甚至荷兰都开始讨论核共享协议——这些碎片化的努力虽远不足以扭转乾坤,却标志着欧洲精英阶层迟来的觉醒:没有枪杆子支撑的欧元,终归是华尔街砧板上的鱼肉。[page]